杭州品茶大圈外卖工作室,浙江龙凤网杭州娱乐地图,衢州品茶

  •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视点
  • 科学视点
    基因治疗技术原理综述
    作者:高银相 张根宇 姚飞 林志刚 访问量: 0

    一、概述

    基因治疗技术是一种通过引入、修正、替换或调控遗传物质(DNA 或 RNA)来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革命性医学方法?。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或异常引起的疾病,实现对致病根源的干预而非仅缓解症状。

    基因治疗是通过纠正或补偿缺陷基因来治疗疾病的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将正常基因或治疗性核酸序列导入靶细胞,以恢复或增强细胞功能。

    基因治疗正从单基因病扩展至肿瘤、慢性病等领域?510,而定制化编辑(如首例体内个体化基因治疗?7)和AI辅助设计?将推动精准医疗发展。未来需突破载体递送效率、降低成本,并加强临床转化安全性验证。

    图片 1.png

    图片1:基因治疗概述

    二、基因治疗的两种主要策略

    (一)基因添加疗法:是将健康的基因拷贝导入患者细胞,以补充缺失或缺陷基因功能的一种基因治疗策略。

    1.核心原理与作用机制

    (1) ?功能性基因导入?

    通过病毒载体(如腺相关病毒AAV、逆转录病毒)或非病毒载体,将正常基因序列递送至靶细胞核内,使细胞持续表达所需功能蛋白,弥补基因缺陷导致的疾病。

    (2)?载体类型?:

    第一、?AAV载体?:常用血清型有AAV9(如治疗SMA的Zolgensma8)、AAV2(如治疗视网膜病变的Luxturna10),安全性较高且可长期表达。

    第二、?慢病毒/逆转录病毒载体?:适用于体外改造细胞(如干细胞),用于治疗ADA-SCID(Strimvelis10)与β-地中海贫血(Zynteglo10)。

    第三、?非整合载体?:基因片段游离于染色体外,避免插入突变风险。

    (3)?靶向细胞与表达调控?,根据疾病类型选择靶细胞:

    第一、?造血干细胞?:用于血液系统遗传病(如ADA-SCID、地中海贫血)。

    第二、?神经元/肌肉细胞?:治疗神经肌肉疾病(如SMA)。

    第三、?视网膜细胞?:修复遗传性眼病。                           

    (二)基因编辑疗法(Gene Editing)

    基因编辑疗法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患者细胞进行精准修饰,以治疗遗传性或难治性疾病的新型医疗手段。其核心是通过插入、缺失或替换特定基因序列,修正致病突变或增强细胞功能。

    1.基因编辑疗法技术原理

    基因编辑疗法技术原理的核心,在于利用特定工具精确修改基因组DNA序列,以纠正遗传缺陷或增强基因功能,从而治疗疾病。

    过程主要涉及目标序列定位、DNA切割及细胞修复机制三个关键环节。

    (1)?目标DNA序列识别与切割?

    工程化核酸酶(如CRISPR-Cas9系统)通过向导RNA(gRNA)识别并结合基因组中的特定靶点序列,在目标位置诱导双链断(DSB)。这一步骤依赖于分子“剪刀”(如Cas9蛋白)的精确定位切割能力。

    (2)?DNA双链断裂后的修复机制?

    第一、?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细胞直接连接断裂末端,但此过程易产生随机插入或缺失突变,导致基因功能失活,常用于基

    因敲除疗法(如破坏致病基因)。

    第二、?同源定向修复(HDR)?:若提供外源修复模板(如单链DNA或病毒载体),细胞可进行精确修复,实现基因替换、插入或碱基修正,适用于修复缺陷基因(如镰状细胞病的HBB基因矫正)。

    (3)?主要编辑工具与技术进展?

    ① ?CRISPR-Cas9系统?:最常见工具,利用gRNA引导Cas9切割DNA,效率高且易于设计,但存在“脱靶”风险(即误切非目标位点)。

    ② ?碱基编辑与先导编辑?:进阶技术(如CRISPR 2.0),避免双链断裂,直接修改单个碱基或插入长片段,减少突变风险(碱基编辑器通过脱氨酶实现C→T或A→G转换)。

    图片 2.png

    图片2:基因疗法两种策略

    2.?其它工具?:

    (1)锌指核酸酶(ZFN)由锌指蛋白识别DNA序列,结合FokI核酸酶切割。613

    (2)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通过TAL效应子识别碱基对,附加核酸酶切割DNA。这些工具原理相似,但CRISPR因设计简便性已逐步成为主流。

    3.?疗法实现方式?:

    编辑通常在体外进行(如提取患者造血干细胞),使用病毒载体(如慢病毒)递送编辑组件(如gRNA、Cas9及修复模板)至细胞,编辑后回输体内。疗法通过慢病毒载体“拷贝-粘贴”改良基因至造血干细胞,纠正血红蛋白缺陷。

    综上,基因编辑疗法通过分子工具精准切割DNA并利用细胞修复机制实现基因修改,其有效性依赖于工具靶向精度和修复路径控制,但仍需优化递送系统以减少脱靶和安全性风险。

    图片 3.png

    图片3:基因治疗方法

    三、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原理

    基因治疗的技术原理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修正或调控致病基因,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其核心技术体系包含以下核心模块:

    (一)基因修正机制

    1.?基因替代?

    将正常功能基因导入靶细胞,取代缺陷基因的功能。例如,利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向耳聋患者内耳毛细胞递送正常基因,恢复听力功能。

    2.?基因修复?

    通过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ZFNs)精准修复基因突变序列。例如,CRISPR技术直接修正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基因突变。

    3.?基因沉默?

    抑制异常基因表达,常用RNA干扰(RNAi)或反义寡核苷酸(ASO)技术阻断致病蛋白产生。

    4.?基因补充?

    为缺失特定蛋白的疾病(如酶缺乏症)补充功能性基因产物。

    图片 4.png

    图片4:基因治疗 基因药物制备

    (二)载体递送系统

    1.?病毒载体?

    (1)?腺相关病毒(AAV)?:安全性高、靶向性强,适用于体内递送(如双AAV系统突破大基因片段装载限制)。

    (2)?慢病毒?:可感染分裂与非分裂细胞,用于体外细胞改造(如造血干细胞基因疗法)。

    (3)?腺病毒?:瞬时表达能力强,但易引发免疫反应。

    2.?非病毒载体?

    包括脂质体、纳米颗粒等,安全性高但转染效率较低。

    (三)递送与整合路径

    1.?体外法?

    提取患者细胞(如造血干细胞)→ 体外基因修饰 → 回输至体内(如CRISPR疗法治疗遗传病)。

    2.?体内法?

    载体直接注射至靶组织(如视网膜、肝脏),实现局部基因递送。

    图片 5.png

    图片5:基因体外 体内治疗

    (四)关键技术支撑

    1.?载体整合监测?:采用nrLAM-PCR技术追踪载体在宿主基因组的整合位点,评估安全性。

    2.?表达调控系统?:确保治疗基因在靶细胞内稳定、可控表达,避免脱靶效应。

    四、技术前景广阔

    1.?疾病治疗范围持续扩展?

    从单基因遗传病(如镰状细胞病、β-地中海贫血)向实体瘤、心血管代谢疾病(如PCSK9靶点疗法)、慢性病及罕见病(如尿素循环障碍)拓展,覆盖领域日益多元化。?CAR-T疗法?在血液瘤治疗中成熟应用,?干细胞疗法(MSC)?在组织修复、抗炎领域占比达72.4%,聚焦非肿瘤疾病。

    2.?技术迭代驱动精准化与安全化?

    3.?CRISPR-Cas9技术?商业化落地(如Casgevy疗法治疗镰状细胞病),碱基编辑技术避免DNA双链断裂,显著降低脱靶风险。

    4.递送系统优化:新生儿体内基因治疗"黄金窗口期"的发现(循环造血干细胞活跃期),提升体内编辑效率;慢病毒载体结合减毒预处理方案,降低治疗毒性。

    5.?个性化医疗成为核心方向?

    首例定制化基因编辑婴儿治疗成功案例,针对罕见遗传病(CPS1缺乏症)实现"一对一"修复,为无药可治患者提供新路径。

    五、中国基因治疗研究机构(部分)

    1.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1)?定位?:聚焦基因组结构、变异、功能及演化规律研究,发展基因组学新理论与技术,建设国家生物信息大数据平台。中国科学院?在基因治疗领域科研影响力居全球前列,2025年科研引力值排名全球第14位,牵头多项重大基因编辑与递送技术研究。

    (2)科研体系?: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承担生物数据汇交、存储与共享)。

    (3)?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精准医学等。

    2.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

    ?1992年,由科技部、中科院与上海市政府共建。?重点成果?:主导籼稻基因组测序,参与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IRGSP)第四号染色体测序

    3.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作物耐逆机制(如盐碱胁迫)、功能基因组学。?代表性成果?:2023年发现主效耐碱基因,显著提升盐碱地作物产量(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4.?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CHGB)?,成立于1998年,整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资源,主导人类基因组测序、遗传病致病基因鉴定(如乳光牙本质基因)及遗传资源库建设。

    5.?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CGTIC)?

    位于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园,提供从临床前研究到中试生产的全链条服务,包括GMP标准工艺开发、CDMO支持。

    6.?先进基因编辑研发中心(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2025年3月成立,聚焦基因编辑工具、递送系统、细胞治疗及检测技术四大方向,由李劲松院士领衔学术委员会。

    7.?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

    定位:研发“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通过微创给药重建视网膜患者视觉功能,正在天坛医院开展临床研究。

    8.上海以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国际级产业地标。

    9.中法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研究中心?:跨国合作平台,聚焦肿瘤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分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整合农业资源研究)。

    10.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NGDC):2019年依托北京基因组所成立,联合生物物理所、上海营养与健康所共建。

    11.华大基因全称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产学研结合的基因组学中心,坚持“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企业愿景,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组学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起涵盖生育健康、肿瘤防控、传感染疾病监测以及慢病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官网

    2.中国科技部官网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

    4.中国科学院科研进展官网

    5.中国工业信息化产业部官网

    6.中国卫健委官网

    7.中国医科院官网

    8.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官网

    9.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网

    10.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官网

    11.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官网

    12.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官网

    13.中国生物发酵工程协会官网

    14.中国生物技术信息官网

    15.中国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网

    16.中国数子科技馆官网

    17.中国遗传学会官网

    18.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官网

    19..张西锋 沈伟 潘庆杰 白丁平 耿社民 反义RNA技术原理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 (01)

    20.刘张愉 秦勋 黄嘉钰 蒋沁?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遗传性眼病中的应用进展 国际眼科杂志 .?2025 ,25 (06)?

    21.束晖 吴树华 王遥伟 贺双军 荆瑜鹏 周立建 经椎间孔镜技术结合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治疗脊柱感染的疗效 颈腰痛杂志 .?2025 ,46 (02)?

    22..张子悦 周欣智 吕斌 人工智能驱动的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5 ,41 (04)?

    23.李丽 蒋冬冬 朱奇 基因测序技术在实体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交通医学 .?2024 ,38 (05)?

    24.张银纯 梁普平 郝虎 基因治疗在遗传代谢性肝病中的应用进展 基因治疗在遗传代谢性肝病中的应用进展 临床内科杂志 .?2024 ,41 (04)?

    25.熊祥宇 贝锦新 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3 ,45 (12)

    26.刘梓航 蔡祥胜 杨翌 孙筱放 谢英俊 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广东医学 .?2023 ,44 (07)?

    27.曾婉嘉 吴昱 陈香梅 鲁凤民 RNA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肝脏 .?2022 ,27 (12)?

    28.闫溢洋 黄敏 肿瘤基因组学研究与肿瘤精准治疗 药学学报 .?2023 ,58 (08)?

    29.梅亚曌 张浩 成骨不全症的干细胞与基因治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22 ,15 (04)?

    作者简介:高银相: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技报告团秘书长。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技术研究所常务所长,中国产业政策和创新项目主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终身会员。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1995年主持省部级重大项目(生物酶饲料添加剂)获一等奖,授权多项发明专利。主持策划创作习主席提倡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微视频800余部,在新媒体发布,观众300万人以上。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视频课件创作总策划。长期以来,深入学校、社区科普讲座200余场。 张根宇: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技报告团副秘书长,参与创作习主席提倡弘扬科学家精神微视频创作800余部,在新媒体发布,观看300万人以上。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视频课件创作日常工作。曾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参与生物技术开发工作,取得多项成果。 姚飞: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技报告团副秘书长,航天自动化高级工程师,曾在航天三院从事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参与策划创作习主席提倡弘扬科学家精神微视频800余部,在新媒体发布,观众300万人以上。参与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视频课件创作。中国科协认证高级科技辅导员,辅导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开展航天等竞赛。长期以来,深入学校、社区科普讲座80余场。? 林志刚: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项目主管,奥克兰大学生物医药科学博士,新西兰科学家协会和奥克兰癌症研究协会成员。曾就职于奥克兰大学、奥克兰癌症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表观遗传学在癌症和免疫系统的影响;饮食与营养和消化系统关系;药物临床和临床前药理;生物基因工程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县| 称多县| 且末县| 巫山县| 康乐县| 保康县| 克东县| 栾川县| 霍州市| 庆城县| 栾城县| 霞浦县| 伊宁县| 美姑县| 衡水市| 遂宁市| 措美县| 新干县| 永顺县| 建始县| 原阳县| 天峨县| 米林县| 永寿县| 武山县| 陆丰市| 临颍县| 伊吾县| 雷波县| 靖远县| 锡林浩特市| 岢岚县| 古田县| 白银市| 福泉市| 广元市| 吐鲁番市| 古浪县| 定南县| 延吉市| 托克托县|